-
產品網頁
-
全台服務據點
-
LINE@洽詢

2023馬祖國際藝術島‧南北竿+東引島嶼3日
出發地台北
出發日期2023/10/01 (日)
回程日期2023/10/03 (二)
-
face可售名額:20
總團位數:20 -
people10 人成行
-
update報名截止
TWD 12,500 起/人 訂金 TWD 5,000
- 售價明細
- 行程特色
- 每日行程
- 旅遊注意事項
售價明細
成人 | 兒童佔床 | 兒童不佔床 | 敬老/愛心/愛陪 | 嬰兒 |
---|---|---|---|---|
TWD 12,500起 | TWD 12,000起 | TWD 11,000起 | TWD 11,500起 | TWD 2,500起 | ※成人:滿12歲以上之旅客;兒童:2-12歲之小朋友;敬老/愛心/愛陪:滿65歲以上之旅客;嬰兒:未滿2歲之幼兒 |
團費不含
- 建議全程小費 TWD 300
費用說明
1.機票:台北↗馬祖來回機票 2.住宿:南竿(宿)1晚+東引(宿)1晚 3.行程:南北竿+東引策展計畫與亮點作品 4.餐食:午餐350元/人*3+晚餐600元/人*2 5.船資:南北竿+東引島際交通費 6.保險:500萬旅責險+20萬醫療險
行程特色
行程內容、航班時間或飯店住宿、皆以行前說明資料為準。
行程設計理念
第二屆馬祖國際藝術島以「生紅過夏」為主題,將於今年 9 月 23 日盛大開展。「生紅」是指圓糯米、 麴菌與井水入罈發酵成為桃紅色澤新釀老酒的階段,而「過夏」則是敘述生紅歷經細心呵護、安然度過夏季 淬煉的歷程。「生紅過夏」承接了首屆主題「島嶼釀」的概念,如同老酒歷經時間洗禮的第二屆馬祖國際藝 術島,繼續蓄積蛻變,成為一場生命力迸發的藝術盛典。
釀一罈以十年為度的酒
老酒|時間的滋味‧身體的記憶
「生紅過夏」講述馬祖家釀老酒釀製發酵過程
「生紅」指的是冬天新釀老酒,開罈過濾後的酒汁呈現桃紅色澤;「過夏」指的是唯有經過加溫並細心地保存,才能通過季節的錘鍊,化作帶琥珀色澤、更溫潤順口的馬祖老酒。 「生紅過夏」說的是發酵成為家釀老酒的過程,也是藝術如何成為馬祖的過程,以五屆十年為尺度為思考的馬祖國際藝術島,就是一場生紅過夏。藝術不只是地景的妝點,更要作社會的酵母,承繼無數夏天的島嶼釀,重釀一罈以十年為度的酒。

「藝術島」+味蕾飲食
-
味蕾實驗室-味覺島嶼
策展|擇食團隊
在具有豐富文化特有食材族群特色的馬祖,除了梳理特色,深掘傳統,也期待趁著國際藝術島的活動,與海洋相連的世界島嶼飲食共同雜揉創新,設定『味覺島嶼』為計畫主題,期待馬祖不僅有老酒、紅糟、高粱,還有更多如糟魚等發酵食、如海菜等海洋食透過多元的廚藝激盪出更國際更多樣性的味覺感受體驗。
-
發酵餐桌|飲食實驗行動
2022年500盤馬祖唯一被推薦的一道美食
林義和工坊-馬祖傳統美食 鰮魚蒸肉 佐地瓜飯 林義和工坊以「鰛魚蒸肉佐地瓜飯」榮獲第二屆500盤的殊榮,將馬祖在地的家常料理,呈現出美味獨具的惜食之味。
-
馬祖風味餐推廣
馬祖美食:以酒釀菜的馬祖海味
早年馬祖居民儘管在戰地和艱困的環境打拚,依舊因福州沿海地區的不同移民文化,而發展特色的地方美食。除了仰賴豐富的海產,「酒」文化在馬祖更是普遍而不可或缺的存在,甚至融入了地方料理中,發展出具特色的馬祖風味菜。
策展計畫|迴島嶼吧
東引設計之島
跨3座島6件作品,結合設計商品販售,風塔回歸南竿
透過「設計」「藝術」的力量引入東引中路老街,將邀請不同領域的藝術家及設計師,來到東引創作,將老街上的建築物及街道做為實踐場域。除了將人流最大化的吸引到老街上以外,也將以「永續」 作為設計的考量,設計師將房屋後續的功能性納入作品的元素,扣合居民或軍人的需求,在藝術島的展期過後,依然能夠持續在中路上扮演重要的角色。 圖:2023藝術島作品視意圖

夢想成為設計之島
「讓我們一起迴島嶼吧。」 本屆迴島嶼吧的策展共創香火由東莒傳遞至東引,在藝術共創的基礎上加乘東引近年來獨有的特性:設計力,解析馬祖各島青年「回島嶼」後的日子裡,如何轉換觀看視角、如何通過種種方式經起考驗、永續島嶼。承襲第一屆的策展精神,以藝術共創為精神,並遵守環境永續之原則;以設計回應「地方文化故事」的消失與重生,再以共創設計解答「地方人口」的消滅與重建過程。 圖:鹹味島合作社提供

「住居」成微型美術館
-
南竿|梅石聚落藝術「轉厝」計畫
以藝術走入常民生活為核心概念,運用閩東語「轉厝」 (tuong tshuoˇ)命名,意即回家。
透過藝術手法,讓閩東家屋建築及馬祖家庭生活的底蘊,以當代視角重新觀看與詮釋的機會。創作皆以最日常的家庭情感故事為材料,刻畫島內人際關係的交織與躲藏,揭開人民與國家之間的互賴與矛盾,梳理不同時代下馬祖人的集體記憶。
-
#梅市街2號
窗外的風景|遷徙影像拍攝計畫
從藝術採集到藝術參與,邀請藝術與建築團隊一同進駐其中,進行結合歷史記憶、地景變化與人物故事的藝術創作,將歷史、記憶、地景延伸市街與遺址中,讓不同時間向度的「住居」,透過藝術參與成為一個旱地景連動 的微型美術館。
-
#梅市街8號
時間的花園|藍眼淚虛擬實境
《光影創作》 構築、地質、考古 紀錄時間光譜 形成流動的植生地景
-
#梅石聚落廢墟
陶土的生活物件
《共感地景創作》 土、考古 當代土磚、陶土再創作 讓歷史與現代重新相遇
「打開」老酒玻璃屋
南竿|津沙西面山民宅
以老酒重現家戶記憶,留下大眾可停留的公共空間
#玻璃瓶裝置 #永久性作品 #釀酒常民記憶 #公共空間

津沙村是馬祖老酒釀造的重鎮,村落中的耆老,釀出來的酒特別香醇

「穿越」軍管時期建築
-
南竿|中山門
島內視角-穿越時間的時間
「中山門」的前身是馬祖防衛部指揮部舊有福利站、軍官俱樂部是一棟軍管時期的歷史建築,在地藝術家李若梅、曹楷智的策劃下,以「穿越時間的時間」往前走的概念,重新詮釋和轉譯成為藝文空間,馬祖國際藝術島是「中山門」變身的第一個重要展覽,將馬祖藝文帶往國際,邀請知名臺灣藝術家、馬祖在地藝術家和馬祖芙蓉海畫會學員共同展出激盪出馬祖藝文的火花。
-
【第一展區】
(1)「母親的船」:曹楷智以母親的衣物件為主題,延伸和她隔空對話的大型⼯作裝置。 (2)「鏡思.對話.激盪」:以來過馬祖教學的當代藝術家作品〈每人一件〉的展出,之前這 些大師們來馬祖上課他們的作品,形成馬祖與台灣之間藝術交流風土交會的對話。
-
【第二展區】
劉梅玉的錄像藝術 《拾框。拾光-島錄系列》以島的圖像為創作基底,輔以行為藝術和錄像技術,以島上坑道和軍事地標為域,希望在過去的冷暗之地,拾取光的意象。
-
【第三展區】
(1)馬祖攝影師王傳信,將製作島嶼抽象拼貼複合媒材繪畫,達到與觀者的互動。 (2)馬祖芙蓉海畫會上課教室和會員的創作作品展示區,學員上課學 習與老師之間的互動,是馬祖藝術的最美的風景、馬祖藝術發展的進行式。
-
【第四展區】
「他鄉是故鄉」:馬祖媳婦李若梅和她的女兒曹元夢共同創作裝 置,呼應「母親的船」 為船頭,「他鄉是故鄉」像船尾共同組成一艘大船,引領馬祖藝文開花結果。
「跨島」地下實驗室
-
南竿.北竿|地下實驗室
「地下實驗室」原泛指以地面以下修建具防護性能的地道、防空洞
馬祖世界級獨特軍事地景轉身藝術現場《地下實驗室》 以藝術家身體勞動的軌跡、島嶼霧氣的捕捉及影像採集、探索信仰文化的影像裝置、隱喻坑道內士兵生存樣態的植物裝置,帶領觀者深入坑道,感受據點的震撼及藝術作品的魅力。 圖:2022藝術島.南竿77據點
-
南竿|26據點
馬祖戰地轉身轉譯再生計畫中第一個實現的海防據點馬祖戰地轉身轉譯再生計畫中第一個實現的海防據點
26據點將以「地下實驗室」為概念,而基地上除入口處一棟約兩層樓高的營舍,是突出於地面可立即辨識的建築體之外,其餘構造物皆掩蓋於地面之下,或半掩於地面,從右側現況測量圖可獲知,從陸地上是無法立即掌握基地空間狀態。另一方面,面對海域卻有著極佳的視野與掌握能力,是軍事據點所擁有的、經典的場所特色。 圖:2022藝術島.26據點
-
北竿|橋仔五間房舍
橋仔五間排為閩東風格建築,是北竿唯一8扇大量體建築
五間排則將融合文資修復與在地脈絡性進行策展,集結策展人及藝術家不同的觀點主張與創作激盪,重新賦予場域當代精神文化。
每日行程
- 門票景點
- 下車參觀
- 入內參觀
- 開車經過
- 台北松山機場↗馬祖機場
- 后沃老屋群【策展計畫】
- 北竿電廠【燈光裝置藝術】
- 40據點【重返榮耀】
- 芹壁聚落
- 橋仔五間排房舍【策展計畫】
- 北竿(搭船)-南竿(宿)
-
芹壁聚落
閩東式的花崗岩石屋,緊湊地錯置於小小的平地上,雖然時代的轉變,人去樓空,但依山面海的漁村形勢,和一顆印式的石屋,彎曲狹窄的巷弄,遠遠望去,宛如一座石頭城。村貌樸實,又像陶淵明筆下的世外桃源,傍晚時分,佇立在港口旁的涼亭,憑欄遠眺,火紅的日輪漸漸西沉,將海面染成一片金碧輝煌,常令遊客不禁駐足,流連於此地的素樸自然之美。
餐食
早餐:敬請自理
午餐:北竿老酒福州餐350元/人
晚餐:南竿老酒福州風味餐600元/人
住宿
實際入住飯店以實際確認為主,下方飯店僅供參考。 南竿優質民宿群 或同級
- 南竿(搭船)-東引
- 南澳商圈【東引公共設計之島】
- 中路老街【共創.燈光.漁業設計】
- 東引燈塔
- 西引國之北疆
- 東引(宿)
-
南澳商圈【東引公共設計之島】
-
中路老街【共創.燈光.漁業設計】
-
東引燈塔
位於世尾山山腰上-全馬祖列島的極東之地,亦有著北疆燈塔之稱,燈塔面向東海,聳立於懸崖峭壁上的白色外形。西元1904年完工的東引島燈塔,位於馬祖東引島東坡,又稱為「東湧島燈塔」,東引島燈塔是距離臺灣最遠的燈塔。為十八世紀英國式建築,塔身為圓形磚造,扇形地基由花崗石板鋪成,粗壯圓柱式塔身由紅磚砌成,漆成白色。
-
西引國之北疆
中華民國的國之北疆,但其實真正的台灣最北端極點可是位在羅漢坪岬角外海中的小礁石喔!這座礁石又稱為「北固礁」,會隨著潮水的漲退,時而隱没或出現。為紀念國之北疆在此,以及讓遊客一睹風采,馬管處在后澳岬角建置觀景台,並立起一塊石牌,寫有「國之北疆」的字樣,提供遊客拍照留念,即便沒有看到北固礁,也還是可以證明自己來過「國境之北」。
餐食
早餐:飯店內享用
午餐:東引島特色風味餐400元/人
晚餐:東引回鄉創意創意風味餐600元/人
住宿
實際入住飯店以實際確認為主,下方飯店僅供參考。 東引特色民宿群 或同級
- 東引(搭船)-返回南竿
- 梅石軍官茶室/梅石聚落【共感地景創作】
- 中山門【島內視角】
- 26據點【地下實驗室】
- 馬祖酒廠/八八坑道
- 馬祖機場-返回台北松山機場
餐食
早餐:東引簡易餐點(豆漿+燒餅)
午餐:南竿老酒福州風味餐350元/人
晚餐:敬請自理
住宿
甜蜜的家